中国箱包皮具业市场数据解析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然冲击到了国内的箱包市场,皮具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皮具等原材料的上涨,导致成本累积增加,如何走出现有的市场困境,成为了国内诸多皮具制造商的头等问题。
“今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制鞋行业,进出口告别“双位数增长”时代,全部跌至10%以下。经济低迷,皮革皮具行业究竟会不会陷入“单位数增长”的困境呢?“行业转型升级有压力也有发展机遇,今年下半年,中国皮革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表示。要想持续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皮具制造业中,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为代表的创新,将有望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可预见的年限内,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仍会有所发展,但逐步会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全球萧条制造业集体遇“寒冬”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同时也是影响实体经济走向的关键要素;然而欧美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使今年国际“出口困难”显得有点集中而突然。东亚银行最新发布的理财分析报告显示,美联储近期公布的褐皮书指出,12个联储地区的报告显示,7月和8月初多数地区和行业经济活动继续缓慢扩张,受海外需求疲弱影响,许多地区的制造业活动转弱,销售、产出或订单减少。澳联储(RBA)委员认为,全球经济前景转势疲弱,有下行风险;而瑞士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率增长0.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1.6%,季率更下跌0.1%,亦逊预期的增长0.2%。
国有专家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遭遇寒流,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用地成本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另一方面是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大量进行重复建设,行业产能过剩,利润微薄,因此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地位。
皮具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这个经济“寒冬期”同样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困境。中皮协发布的《2012年1-6月皮革工业主要进出口量值表》显示,各类皮料商品出口总值约为19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9%;进口商品总值约为 5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6%。出口商品中,增幅最大的为真皮,出口总值约为45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68.5%,而跌幅最大的为皮革服装,出口总值约为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3.4%。进口商品中,增幅最大的是皮革手套,进口总值约为64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6.3%;跌幅最大的是制革及制鞋机械,进口总值约为2000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3.9%。
而其日前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工业总产值493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7%;出口334.61亿美元,增速回落18.74个百分点;进口37.6亿美元,增速回落10.94个百分点,行业进出口增速全部跌至10%以下。中国皮革协会指出,从市场来看,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日子“难过”,外销利润普遍下降,品牌鞋企、年产能在1000万双以上的鞋企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较高;贴牌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随着能源压力的持续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逼近,专家们普遍认为制造业将日益与信息化相融合,智能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的“2012中国国际皮革展”给行业带来了一丝清新的变革气息,本届展会上河南商丘宝斯卡化工展示了利用废液浸灰和鞣制皮革的过程,他们的专利工艺实现了从皮革浸水到染色所有工段的废水循环利用,节水率达90%以上,废水回收率达100%,这项技术,有望摘掉皮革行业“污染大户”的帽子。同样对包包批发市场来说这一问题同样需要解决。
此外,皮具制造业对绿色发展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设计、消费到再制造环节,都要贯串绿色概念,特别是推广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工艺,促进低碳与循环经济。在新的工业革命影响下,皮具制造业回归将重塑国家的竞争力,成为就业、环境改善等社会问题的重要出口。
以上文章由万户通箱包批发网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hutong.cn/news/382.html
- 上一篇:山东10月出口回暖箱包走俏
- 下一篇:顶级奢华品牌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