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出口数量遇经济寒冬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经济下滑,增长乏力,今年一直以出口为主的箱包制造业来说困难特别明显。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包包批发行业在这个经济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同样困境。
在这个经济低迷之际,皮具行业更是受成本上升、出口订单下降、贸易摩擦、商业模式多重因素制约,最终“泰山压顶”。面对这一情况,中国皮革行业也做了不少尝试,其中就包括转型升级,但其仍存在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制革、制鞋业是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行业,而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外市场大幅压缩。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品牌的认可度更高。尤其是在一二线市场上,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而国产品牌多陷入二三四线城市的混战,包括像李宁和安踏等品牌都在做渠道下沉。
中皮协发布的《2012年1-6月皮革工业主要进出口量值表》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工业总产值493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7%;出口334.61亿美元,增速回落18.74个百分点。同时,今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制鞋行业,进出口告别“双位数增长”时代,全部跌至10%以下。此前,皮具行业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内外女包批发市场的双重压力导致中国皮具如今的局面。第一个方面的因素实属客观环境,国内皮具企业也束手无策,这一定只能适应,同时保存着警惕心理,时刻关注经济市场的变化。对于第二个方面,小编觉的这个问题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因为国内消费者有一定的崇外意识,同时国内品牌还不成熟,要扭转这一局面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中国皮具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牌和款式设计上的问题,这方面仍需较大努力。
以上文章由万户通箱包批发网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hutong.cn/news/484.html